當端午的粽葉在沸水中舒展身姿,當粽香漫過紅墻黛瓦,在漢鋼公司的生產線上,另一幅關于“堅守”的畫卷正徐徐展開——他們用“粽”情編織的堅守長歌,在鋼鐵與粽香的交響中,奏響了節(jié)日里最動人的樂章。
軌道“粽”探長,他用腳步破譯安全密碼
早上十點,烈日高懸,陽光如金箔般鋪滿廠區(qū)的鋼鐵森林,鐵運工長付亮已化身“軌上探長”,手持軌距尺開啟“安全偵查”。這把被磨得锃亮的工具,在他手中宛如“解碼神器”——每一次與鋼軌的觸碰,都是在破解鐵水運輸的安全密碼。“別小看這幾毫米的誤差,關鍵時刻能決定整條運輸線的安全!”他目光如炬,語氣里藏著比粽葉包裹糯米更緊實的嚴謹。
在灼燙的鐵軌上,付亮的步伐穩(wěn)如龍舟舵手,時而俯身成弓,用軌距尺丈量每寸鋼軌的“心跳”;時而仰頭如鷹,掃描鐵水罐的運行情況。發(fā)現松動的螺栓,他迅速“出手”擰緊,動作利落、行云流水;路過爐底,他又開啟“360度鷹眼模式”,將松動的彩鋼瓦、懸吊的雜物一一標記。當日他用兩萬余步的丈量,在鋼鐵軌道上書寫出端午最硬核的“安全答卷”。
安全“粽”裁官,他把隱患包進“制度粽”
“我家離得近,讓他們回去陪伴家人吧。”當安全員湯卓放棄輪休,選擇成為煉鐵工序的安全“粽”裁時,他就給自己定下規(guī)矩:必須確保節(jié)假日期間生產穩(wěn)定順行這一目標。“節(jié)假日不是放松的借口,而是隱患最容易‘偷溜’的時刻!”他戴著黃色安全帽來回穿梭在現場,眼神銳利的像粽葉上滾動的露珠,能折射出任何細微異常。
“安全帽帶松了可不行,防護就大打折扣,危險隨時可能鉆空子!”在鐵運線作業(yè)現場,他攔住一位安全帽帶松散的師傅,邊說邊親手示范正確系法。他隨身攜帶的《安全條例手冊》早已被翻得卷了邊,里面密密麻麻的標注,是他用責任與經驗凝結出的“安全準則”。也正是憑借這日復一日的無私堅守,才為整個作業(yè)區(qū)筑起牢固的安全防線。
調車“粽”量級,菜鳥逆襲成運輸“指揮家”
“五車!三車!一車!”莫曉熙的指令聲響徹值班室,誰能想到,這個指揮機車如同指揮自己臂膀一般輕松的“運輸指揮家”,一年半前還是連操作桿都握不穩(wěn)的職場菜鳥,他的逆襲之路,可比裹粽子還講究“火候”與“手法”。
初入職場時,面對復雜的信號系統(tǒng),他常常感到頭暈目眩。為了快速掌握,他將操作步驟編成朗朗上口的記憶口訣;快節(jié)奏的生產任務讓他應接不暇,他便在值班室的墻上貼滿親手繪制的“調車地圖”,幫助自己熟悉每一個作業(yè)環(huán)節(jié)。每當同事們下班休息,他卻主動“泡”在現場反復練習,浸透汗水的工作服,見證著他的不懈努力。如今的他,指揮機車連掛作業(yè)時,手勢精準有力,眼神專注堅定,在鋼鐵生產的舞臺上,奏響了屬于自己的奮斗樂章。
這些只是節(jié)日里在崗人群的縮影,他們用行動證明,真正的節(jié)日頂流,從來不是舌尖上的美味,而是用堅守與熱愛,在崗位上綻放的璀璨光芒?。掕F廠 張永謙 鄧鐵拓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