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的風夾雜著絲絲清爽,伴隨著皎潔的月光悠然縈繞在每個夢醒時分,起身癱坐在床上,獨自欣賞窗前的月光,思緒早已游蕩到千里之外,中秋的月總是這樣令人向往。
明月幾時有,小時候的月亮,于我而言是好奇和美好。鄉(xiāng)下的夜晚,幽靜的竹林小道,和伙伴玩耍后踩著滿地落葉,窸窣作響。那時的月光是最亮的燈,照亮了我整個兒時的時光。記憶里的中秋是桂花的鮮香、團圓的喧鬧。在父輩們飲酒暢談的餐桌上,我總會拿起一塊月餅跑出去與鄰里小伙伴一起瘋鬧,彼此分享各家的月餅,嚷嚷誰的月餅更甜。在月光的撫摸下,我們說著童真的大話,做著改變世界的夢,幻想自己長大后看到的月亮。那時的我們,并排坐在臺階上癡癡地望著月亮,背著古詩“小時不識月,呼作白玉盤”。會因為吃到各式各樣的月餅而期待中秋的到來,會因為見到許久不見的親戚而期待中秋的到來,對月餅的盼望,對團圓的企盼,大過更頻繁照面的月亮。那時的我們還不知道什么是一年一度,不知道月亮多大多遠,更不知道上面有沒有玉兔月宮。現(xiàn)在想起那些時光,溫馨且浪漫。
今夕是何年,長大后的月亮,于我而言是寄托。如今獨自飄落于他鄉(xiāng),或許是為了生活,為了夢想。中秋還是中秋,月亮還是月亮,月餅的工藝越來越高端,口味越來越多樣,卻再也沒有記憶中的香。兒時的伙伴如今四散于各個只是聽說過的城市,父母還在故鄉(xiāng),歲月的年暈白了他們的雙鬢,作為子女的我們,能給的陪伴僅僅是那一通視頻電話,而有些人卻是此生再難謀面。
月光緩緩鋪滿大地,類似“今夜月明人盡望,不知秋思落誰家”“露從今夜白,月是故鄉(xiāng)明”的詩句侵襲腦海,或許月亮的美不單單是它的皎白無暇,更是因為寄托了無數(shù)人的思念。她包容了每個異鄉(xiāng)人的愁思,也安撫著他們的彷徨,更保留住他們的熱血與希望。時光會為生活添上許多滄桑,卻無法改變那輪永懸心頭的白月,眼前的月不是當年的月,卻也似當年的月。
月起月落,日出日暮,它們不會改變;一榮一枯,一夢一醒,我們也不會改變。切勿彷徨與慵懶,切勿畏懼停滯不前,新月冉冉升起,時光永遠向前。(燒結(jié)廠 何志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