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夜,夢中的一個激靈,瞬間清醒,好像有什么事情我忘記了。
翻來覆去,思來想去,印象中每個月固定給母親存入共同賬戶的“200元”被我拋之腦后、忘了又忘……
要說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,還得追溯到好幾年前,那個時候父親還在,父母兩個人的身體尚可,我們姐弟三平時除了回家探望、日常問候之外,對于父母急需和未來的生活保障,并沒有掛到心上。直到姨父的那場大病,老表們幾個人從容應(yīng)對,姨父得到及時醫(yī)治,很快也就痊愈。我們姐弟幾個為姨父感到高興的同時,也生發(fā)出要向老表們學(xué)習(xí)的心思。
也就在那個時候,我們?nèi)齻€商量后決定姐倆每個月各200元,弟弟500元,一共900元,共同存入父母名下,由大姐管理,這樣的話,作為工薪階層的我們積少成多,養(yǎng)成習(xí)慣,也給父母的身體健康和醫(yī)療多了保障,至于不足的部分三人分?jǐn)?,到了需要的時候心里總是會踏實很多……
打開手機、翻出轉(zhuǎn)賬記錄,原來已經(jīng)有4個月,我沒有及時轉(zhuǎn)給姐姐,而姐姐和弟弟也沒有質(zhì)疑。
懊惱的同時也怪自己不操心,這么重要的事情竟然能忘得一干二凈。平日里,除了工作、孩子,還要多為家中的老母親考慮考慮,年齡大了,她的世界只剩下孩孫。而我們平時沒法陪伴,只剩下些許問候、一點祝福,還有少的可憐的一點所謂保障,也還讓自己給忘在了角落。
從小到大,父母總害怕我們吃不好,做飯一大鍋,吃一碗還有一碗等著,啥時撐不下啥時才能放碗筷,以至于到現(xiàn)在我們的孩子只要在外婆跟前,沒幾天一定敦實到讓人抱不動。多虧了微信,母親也能隨時視頻看到我們,一會要看娃長高了沒有,一會又問娃最近學(xué)習(xí)咋樣,又是告訴娃不要怕困難要吃苦,還告訴娃要聽老師和父母的話,最多的就是讓我們兩個人要齊心、要互敬,不怕窮、但怕懶,不怕苦、只怕記吃不記打。絮絮叨叨一籮筐,沒完沒了,在她的眼里我們永遠沒長大、永遠不懂事。
即便是這樣,成了兩個孩子的媽我也還是手不會縫補、嘴不會說話,貼在為人之母身上的賢良淑德總是于我八竿子打不著,作為我的母親深知自己女兒的不足,常常勸說我收收自己的性子,耐心點、悉心些,也常常給我們家的父子三關(guān)心呵護、良言暖語,也是收獲了孩子們滿滿的信任和不設(shè)防,任我嫉妒不甘也無益。
親情,如人家說的,總是向下傳遞,傳達的是愛與繼承,傳遞的是血脈親情;如這高樓林立,總有一盞燈等候我們歸來;如這忙碌不堪,總有一束光照耀溫暖著我們。
哪怕“200+4”,縱是遺忘,亦有手足顧盼,依然溫暖;就是蒙塵,也要自我滌清,保持本善;雖然紛雜,逐一厘清理清,也就無妨。(生產(chǎn)管控中心 褚煥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