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很喜歡一個脫口秀演員,名叫王勉,以一把吉他在《脫口秀大會》上衛(wèi)冕冠軍,得到了贊譽,也引起了諸多質疑。按朋友的話來說,她喜歡的不僅是這個脫口秀演員展現(xiàn)出的優(yōu)秀能力,還有他面對“槍林彈雨”不妥協(xié)也不糾結的態(tài)度。
這讓我想起了我的母親。
和許多做母親的人一樣,她是個勤勞的人,不僅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,對我們這一代的教育也從沒落下。旁人喜歡把教育掛在口中,希望孩子能令行禁止,又希望孩子能出人頭地。母親卻不如此,她常默默為我們打理生活,在她能力范圍內讓我們盡可能過得更好。對于學習,她盡力監(jiān)督,到了假日,她也樂于讓我們輕松愜意。
母親說,人貴自知、自律、自信。遇到問題要不妥協(xié),做人做事也不隨便,但求無愧于心。也不必過于焦慮,跨不過的坎可以繞道走,合不來的人可以不深交,做不到的任務放棄也不丟人。她不強求我們成材,也并不會苛求自己成為完美的母親,在教育兒女之余,她也會享受生活,盡可能讓自己過得開心些、自在些。
就像朋友所喜歡的王勉一樣,在他所展現(xiàn)出的狀態(tài)來看,在自己所擅長的領域里,他選擇不妥協(xié),一次次用更好的作品來向觀眾詮釋自己,做到了問心無愧。而面對觀眾褒貶不一的評判,他選擇不糾結,盡力做好自己當下能做之事,用行動說話。對于脫口秀演員而言,旁人的評價很重要,卻又沒那么重要。批評無傷大雅,贊美也只是錦上添花,值得關注,卻又不值得全然上心。
其實生活何嘗不是如此,大事幾乎沒有,小煩惱也算是層出不窮,倘若不能及時調節(jié)好自己的生活節(jié)奏和狀態(tài),很可能陷入自怨自艾的情緒中,從而難以自拔。有時,我會為一件毫不起眼的小事糾結,心中不愉,卻又不知如何紓解,小事之所以被稱為小事,是它連被說出來都顯得矯情,可對自己而言卻又如鯁在喉。時間一長,小事也會隨時間散去,而后回想起來,又覺得確實算不得什么,比如穿了一件很喜歡的衣服,卻被喜歡的人說不怎么好看,或是買了一個喜歡的東西,卻發(fā)現(xiàn)很快大降價,好似這份喜歡也跟著廉價了不少。
“人最重要是活得豁達,不要想太多,那就很好了。”前幾日,母親說了這樣一句話。豁達是她如今的生活態(tài)度,說來容易,要堅持卻并不容易,只是歲月流淌的間隙里,一次次施行下來,就終于固定成了個人的品格。我想,無論是站在聚光燈下的名人也好,還是活在柴米油鹽中的路人也罷,我們無非都在努力朝著自己的生活走下去,身邊的風景或有不同,或有類似,最終來來往往間,留下的才是真實。
我敬佩母親從生活中總結的智慧,也情愿成為一個不妥協(xié)也不糾結的人,直到有一天,我也能坦然面對所有,笑談人生喜樂。(動力能源中心 李恩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