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微雨眾卉新,一雷驚蟄始。”當(dāng)最后一縷春寒被東風(fēng)悄然卷走,清明,這承載著千年追思的節(jié)氣,裹挾著絲絲細雨,如期降臨人間。“清明時節(jié)雨紛紛”,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,這紛紛揚揚的細雨,恰似云間飄落的思念,打濕了漫長的歸途,也勾起了心底對故人和往昔歲月的無盡追憶。
“露從今夜白,月是故鄉(xiāng)明”。我身處千里之外的城市,無法踏上那片熟悉的故土,無法親手為故人掃墓碑,獻上一束鮮花。但在這清冷的春雨中,我的思緒早已飄回故鄉(xiāng)的山水之間,飄向記憶深處的舊時光。往昔清明,家人短聚,在朦朧細雨中踏青。腳下的土地,因春雨的潤澤而格外松軟;身旁的麥苗,掛著晶瑩的水珠,在微風(fēng)中輕輕搖曳。親人們的歡聲笑語,在曠野間久久回蕩,與淅淅瀝瀝的雨聲互相交融,奏響一曲飽含溫情的春日樂章。
如今,車水馬龍代替了青山綠水,忙碌奔波取代了閑適安寧。但每至清明,那份對故鄉(xiāng)、對故人的思念,卻如窖藏多年的美酒,在心底愈發(fā)香醇濃烈。這份思念,無關(guān)距離,無關(guān)時間,是血脈相連的牽掛,是深入骨髓的眷戀,更是中華民族“慎終追遠”傳統(tǒng)美德的生動體現(xiàn)。古有曾子“慎終追遠,民德歸厚矣”的教誨,今有我們在清明時節(jié)對先人的追思緬懷,這種傳統(tǒng)在歲月的流轉(zhuǎn)中代代相傳,讓我們銘記先輩,銘記家族的來處。
想起故人們的諄諄教誨,那是熠熠生輝的啟明星,照亮我前行的道路。面對誘惑時,他們教我秉持“非寧靜無以致遠,非淡泊無以明志”的操守,堅守本心,不為名利所動;遭遇挫折時,他們以“千磨萬擊還堅勁,任爾東西南北風(fēng)”的精神激勵我勇往直前,永不言棄。這些珍貴的教誨,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靈魂深處,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,引領(lǐng)我在人生的旅途中,不忘初心、保持清醒。
“落其實者思其樹,飲其流者懷其源。”我深知,無論走得多遠,故鄉(xiāng)始終是我的根,故人始終是我心靈的歸依。即便身處異鄉(xiāng),無法在清明時節(jié)親臨墓前祭掃,我的心,卻始終與他們緊緊相連。在這細雨紛飛的清明,我以一縷思念為香,以一份敬意作酒,向著故鄉(xiāng)的方向,遙寄我的追思。
清明,不僅是追思的時節(jié),更是自我省察的契機。它讓我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腳步,回顧過去,審視現(xiàn)在,思考未來。在對故人和往昔的追思中,汲取前行的力量,堅守內(nèi)心的信念,以更加堅定的步伐,邁向未來的人生旅程。在傳承先輩的精神和美德中,為家庭的幸福、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,讓先輩們的期望在時代的舞臺上延續(xù)。
又是一年清明至,在這綿綿細雨中,我將思念與感恩,默默藏于心底,帶著對故人們的緬懷與敬意,在異鄉(xiāng)的土地上,繼續(xù)追逐夢想,書寫人生的篇章 。(煉鋼廠 景咪)